我認識一對搶錢夫妻,他們的人生觀配合得天衣無縫,生活過得「多采多姿」。

夫妻倆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丈夫是個有鐵飯碗的公務員,太太則在一家跨國性的企業工作,他們有三個已經邁入青春期的孩子,也已經有兩間貸款快要還完的房子,照理說應該是生活無虞才對,不過,除了正業之外,他們的副業可精采了。早上三點多,太太就起床送報,風雨無阻;晚上做社區的環保整理工作,平常還為某化妝品公司做銷售小姐,也是個領有執照的保險經紀人。平均一個月,夫妻倆可以賺上二十來萬新台幣。

丈夫的上班時間比較長,但也盡心幫太太分擔她兼差的工作,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。雖然一天要做這麼多份工,他們仍是一對相當照顧孩子的父母,孩子謙恭有禮,還會幫父母做垃圾處理分類的工作,即使常被垃圾中尖銳的玻璃碎片割到,這些孩子已經視為家常便飯,平常也沒有因為幫忙父母而拿到任何零用錢。

比起那些我常看到的朋友的孩子──一個人已經擁有兩百輛玩具汽車或是多個舉世最昂貴的「金耳釦」玩偶,還會對父母大呼小叫、唯我獨尊的小孩,他們三個孩子的溫和謙恭,無疑讓我們這些單身貴族覺得,其實下一代是比我們有希望的。

多年如一日的當搶錢一族,當然很辛苦,這位太太說,她有在颱風天為人派發傳單,連摩托車一起被大風吹倒在馬路上的經驗;到小巷子送報,也常被人家養的惡犬追得無路可逃,可是,「還好啦」,她還是甘之如飴,因為她「心中有夢」,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,老來就不用擔心。

還打算做幾年呢?她說,還不能太早休息,雖然目前生活無憂,她卻還有相當高額的保險費要負擔,她幫三個小孩都各自買了五年、十年和十五年的保險,負擔並不輕。這種「居安思危」的高額保險費繳交者在台灣社會是很常見的,他門把保險當成儲蓄,很少想到活著的人從未因保險發財或享福。

我想,以她的勤奮,大概終其一生都捨不得退休吧!他們最大的財富,應該不是積沙成塔存起來的積蓄,而是懂得幫父母分憂解勞,不會動不動就說「爸媽,我要……」的孩子。

我問她最大的女兒,有沒有什麼話要對自己的父母說?她悠悠地說,爸媽不給她太多零用錢沒關係,但有時她身上常是一個銅板都沒有,連打個電話都成問題,也未免太……她也語重心長地說,其實爸媽不必為他們的未來想太多,「適可而止吧!」

孩子說得沒錯,任何事都要有節制,包括節儉,也包括節制本身。我對這些「夙夜匪懈」的人相當感佩,畢竟現代人願意胼手胝足賺錢,不會想走歪路、簽賭或看別人錢看得眼紅的,已經很少了;可是太專注於一個目標,很容易忽略真正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過程組成的。

James Redfield 在他的暢銷書《聖境寓言書》(The Celestine Prophecy)裡頭說:

「我們的專注漸漸變成一種偏執,為了創造世俗的、經濟的安全感……我們徹底迷失了自己。」

富蘭克林曾經說過,財富並不屬於擁有它的人,只屬於享受它的人。

我們的收入像鞋子一樣,太小了,走不動;太大了,走得很吃力;只有保持平衡,才是真正懂得金錢價值的人。

然而世間所見形形色色的人,多屬於以下三種:第一種是,鞋子小,徒呼無奈,光怨別人有雙好鞋;第二種,明知鞋子太小,辛苦了很多年,卻捨不得走進皮鞋店,繼續忍著;第三種,把鞋子越換越大,還不知道自己被鞋子拖得很累。

保持平衡,意味著,不顧此失彼。


以上文章均由網路轉載,如有侵犯智慧財產權請留言告知,我會盡速處理,謝謝!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月小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